目录
1.耐焊性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说的电感指的是电感器件,是用绝缘导线(例如漆包线,沙包线等)绕制而成的电磁感应元件。在电路中,当电流流过导体时,会产生电磁场,电磁场的大小除以电流的大小就是电感;其的种类很多,贴片电感就是其中之一。那么贴片电感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失效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下面一起来分析吧:
贴片电感
1.耐焊性
由于回流焊的温度超过了低频贴片电感材料的居里温度,出现退磁现象。贴片电感退磁后,贴片电感材料的磁导率恢复到最大值,感量上升。一般要求的控制范围是贴片电感耐焊接热后,感量上升幅度小于20%。
耐焊性可能造成的问题是有时小批量手工焊时,电路性能全部合格(此时贴片电感未整体加热,感量上升小)。但大批量贴片时,发现有部分电路性能下降。这可能是由于过回流焊后,贴片电感感量会上升,影响了线路的性能。在对贴片电感感量精度要求较严格的地方(如信号接收发射电路),应加大对贴片电感耐焊性的关注。
2.可焊性不良
当达到回流焊的温度时,金属银(Ag)会跟金属锡(Sn)反应形成共熔物,因此不能在贴片电感的银端头上直接镀锡。而是在银端头上先镀镍(2um左右),形成隔绝层,然后再镀锡(4-8um)。
2.1端头氧化
当贴片电感受高温、潮湿、化学品、氧化性气体(SO2、NO2等)的影响,或保存时间过长,造成贴片电感端头上的金属Sn氧化成SnO2,贴片电感端头变暗。由于SnO2不和Sn、Ag、Cu等生成共熔物,导致贴片电感可焊性下降。贴片电感产品保质期:半年。如果贴片电感端头被污染,比如油性物质,溶剂等,也会造成可焊性下降。
2.2镀镍层太薄,吃银
如果镀镍时,镍层太薄不能起隔离作用。回流焊时,贴片电感端头上的Sn和自身的Ag首先反应,而影响了贴片电感端头上的Sn和焊盘上的焊膏共熔,造成吃银现象,贴片电感的可焊性下降。
3.焊接不良
3.1内应力
如果贴片电感在制作过程中产生了较大的内部应力,且未采取措施消除应力,在回流焊过程中,贴好的贴片电感会因为内应力的影响产生立片,俗称立碑效应。
立碑效应图
判断是否存在较大的内应力的简便方法:取几百只的贴片电感,放入一般的烤箱或低温炉中,升温至230℃左右,保温,观察炉内情况。如听见噼噼叭叭的响声,甚至有片子跳起来的声音,说明产品有较大的内应力。
3.2元件变形
如果片感产品有弯曲变形,焊接时会有放大效应。
3.3焊盘设计不当
(1)焊盘两端应对称设计,避免大小不一,否则两端的熔融时间和润湿力会不同
(2)焊合的长度在0.3mm以上(即贴片电感的金属端头和焊盘的重合长度)
(3)焊盘余地的长度尽量小,一般不超过0.5mm。
(4)焊盘的本身宽度不宜太宽,其合理宽度和MLCI宽度相比,不宜超过0.25mm。
熔焊后的各项要素
3.4贴片不良
当贴片时,由于焊垫的不平或焊膏的滑动,造成贴片电感偏移了θ角。由于焊垫熔融时产生的润湿力,可能形成以上三种情况,其中自行归正为主,但有时会出现拉的更斜,或者单点拉正的情况,贴片电感被拉到一个焊盘上,甚至被拉起来,斜立或直立(立碑现象)。目前带θ角偏移视觉检测的贴片机可减少此类失效的发生。
位置偏移
3.5焊接温度
回流焊机的焊接温度曲线须根据焊料的要求设定,应该尽量保证贴片电感两端的焊料同时熔融,以避免两端产生润湿力的时间不同,导致贴片电感在焊接过程中出现移位。如出现焊接不良,可先确认一下,回流焊机温度是否出现异常,或者焊料有所变更。
电感在急冷、急热或局部加热的情况下易破损,因此焊接时应特别注意焊接温度的控制,同时尽可能缩短焊接接触时间。
4.上机开路
4.1虚焊、焊接接触不良
从线路板上取下贴片电感测试,贴片电感性能是否正常。
4.2电流烧穿
如选取的贴片电感,磁珠的额定电流较小,或电路中存在大的冲击电流会造成电流烧穿,贴片电感或磁珠失效,导致电路开路。从线路板上取下贴片电感测试,贴片电感失效,有时有烧坏的痕迹。如果出现电流烧穿,失效的产品数量会较多,同批次中失效产品一般达到百分级以上。
4.3焊接开路
回流焊时急冷急热,使贴片电感内部产生应力,导致有极少部分的内部存在开路隐患的贴片电感的缺陷变大,造成贴片电感开路。从线路板上取下贴片电感测试,贴片电感失效。如果出现焊接开路,失效的产品数量一般较少,同批次中失效产品一般小于千分级。
5.磁体破损
5.1磁体强度
贴片电感烧结不好或其它原因,造成瓷体强度不够,脆性大,在贴片时,或产品受外力冲击造成瓷体破损
5.2附着力
如果贴片电感端头银层的附着力差,回流焊时,贴片电感急冷急热,热胀冷缩产生应力,以及瓷体受外力冲击,均有可能会造成贴片电感端头和瓷体分离、脱落;或者焊盘太大,回流焊时,焊膏熔融和端头反应时产生的润湿力大于端头附着力,造成端头破坏。
贴片电感过烧或生烧,或者制造过程中,内部产生微裂纹。回流焊时急冷急热,使贴片电感内部产生应力,出现晶裂,或微裂纹扩大,造成瓷体破损。
以上就是贴片电感的失效原因分析了。目前贴片电感器件广泛应用于数码产品、PDA、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网络通信、显卡、液晶背光源、电源模块、汽车电子、安防产品、办公自动化、家庭电器、对讲机、电子玩具、运动器材及医疗仪器等。
上一篇
数字滤波器的工作原理
下一篇
继电器与接触器的区别相关文章
电感的主要特性是贮存磁场能。但由于它一般是用金属导线绕制而成的,所以有绕线电阻(对于磁芯电感还应包括磁性材料插入的损耗电阻)和线圈匝与匝之间的分布电容。采用一些特殊的制作工艺,可减...
功率电感是一个笼统的名词,包括贴片功率电感和插件功率电感。功率电感一般是指电气工程中用的,能承受大功率的电感器,如大型电机(AC)降压起动用的电感器(也叫电抗器)。功率电感是贴片电...
差模电感是一种对差模高频干扰的感抗大的电感,也称差模扼制线圈。其必须流过交流电源电流,一般是采用μ值较低的铁粉心(Iron powdercore),由于μ值较低所以感值较低,典型值...
电感线圈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进行工作的器件,其电特性和电容器相反,“通低频,阻高频“。高频信号通过电感线圈时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很难通过;而对低频信号通过它时所呈现的阻力则比较小,即...
电感中工字电感是属于插件电感的一种,它是电子电路或装置的属性之一,指的是:当电流改变时,因电磁感应而产生抵抗电流改变的电动势一些体积较大的固定式电感器或可调式电感器。常用的工字电感...
共模电感(Common mode Choke),也叫共模扼流圈,是一种用于滤除共模干扰信号的EMC常用元器件之一。在板卡设计中,共模电感也是起EMI滤波的作用,用于抑制高速信号线产...